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特遣舰队在南云忠一上将的指挥下,向毫无防备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发起突然袭击,珍珠港事件爆发。此次突袭,12艘战列舰和其它舰船被击沉或损坏。188架飞机被摧毁,155架飞机被破坏,2403名美国人伤亡。而日本仅损失29架飞机以及几艘小型潜艇。日军舰队能成功突袭珍珠港,自然离不开高效的情报获取渠道,但美国知道事件爆发,都没能想到,珍珠港情况的泄露,和一位平凡的大使馆书记生联系到一起。

1940年,德国法西斯在欧洲战场频频得手,意大利趁火打劫也分得了一杯羹,这都让法西斯三巨头之一的日本眼馋不已,尽管在中国以及东南亚占据了大片土地,日本人的贪恋并未就此止步,狂妄地鼓吹“向南方的海洋进军”,而为了遏制日本南下的态势,也为了保证自身国土安全,美国总统罗斯福将太平洋舰队调至夏威夷的珍珠港。像一把匕首插进来日本海军的胸膛,对日本南下的海军侧翼构成极大的威胁。
日本海军高层都深知,美日之间必有一战,而太平洋舰队就是其中的心腹大患,必除之而后快。而且当前日本海军实力仍弱于美国,不可正面强攻,而应采取突然袭击的策略,一举捣毁。但对于珍珠港以及所驻舰队的情报,日本方面知之甚少。所以,及时获取美国舰队的准确情报,便成为未来行动成败的关键。

1941年3月28日,驻扎在瓦胡岛的日本领事馆新来了一位书记生,姓森村,他的到来并没有引起领事馆太多人的注意,唯一值得注意的,也不过是这个年轻人的左手食指少了个关节。但总领事喜多长雄却没有丝毫怠慢,只有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并不是什么书记生,而是由海军司令部派来搜集美国太平洋舰队情报的间谍——海军少尉,吉川猛夫。
总领事把他带到自己办公室:“吉川少尉,我已收到消息,知道了你来此的目的,我一定会尽力配合你完成任务。”“谢谢您的关照。”吉川礼貌回到,领事的支持给了吉川莫大的鼓舞。在这之前,他并非专业的间谍,为了不引起怀疑,吉川特意以大学生的身份报名参加外务省公开招聘书记员的考试,以此来避开美国情报部门的怀疑。
吉川刚上任,就开始采取行动搜集情报。他每天都会阅读送来的瓦胡岛上出版的报纸,从字里行间寻找有价值的线索。除此以外,他都会外出观光,而且乘坐的观光车辆时常更换,以此避免过于引人注意。后来,吉川身边多了个年轻貌美的日本艺妓,对外称之为“女朋友”,这也为他获取情报更增添了一分隐秘。每当汽车从珍珠港基地经过时,吉川就会花上几分钟观察港口内部情况。

每周吉川还会带上“女朋友”去附近的一家日侨开设的小饭馆吃饭,在这里有很好的视野能长时间观察海港动向。凭着自己的经历以及临行前总部的培训,他就能辨认出美军各类船只的型号。偶尔他还会去美国驻军时常光顾的酒吧,在那些喝得酩酊大醉的士兵聊天中捕捉到有用的情报。到了深夜,他就把一天的情报收获用自己设计的符号密码记在一个黑色笔记本中。为了防止大使馆内有美国的窃听设备,他都是在夜深人静时才向总领事汇报,且从不语言交谈,只用写纸条的方式交流绝密信息,之后马上烧毁。
随着时间推移,“喜欢观光的森村”这一绰号在日侨中渐渐出名,许多来夏威夷瓦胡岛旅游的日本游客也会拜访他,请他担任向导。吉川也会借此带领游客满岛转悠;有时也会带游客到海滨浴场游玩,在哪里他可以清楚看到美军机场的动向。在靠近珍珠港有一处菲律宾人打理的甘蔗种植园,他也利用大使馆员工身份和园主打好关系,有空便来种植园帮忙处理农活,当然他的目光始终观察者军港内一艘艘移动的军舰……很快,他的本子上记录下的船舶越来越多,包括型号,编号,舰船名称,舰长,人员配备,都在本子上有详细的记录。

后来,在总领事的带领并介绍下,吉川来到了在珍珠港背后阿莱瓦山坡上春潮楼饭店,并结识了老板娘藤原波子。吉川惊喜的发现,在酒馆的二楼,可以轻易俯瞰整个珍珠港以及希根机场。于是,吉川便利用领事拨与的经费,以及英俊的外貌,赢得春潮楼一帮“艺伎”的欢心。
总领事也帮他在饭店里订下一间客房,使得他能一边和艺妓们厮混,一边居高临下俯瞰港内美军军舰的类型、数量和活动规律,并牢记在脑海中,回到领事馆后就记录在笔记本中。和一般间谍不同,他从不使用相机以及望远镜,最大程度避免了美国情报部门的怀疑。吉川在珍珠港附近的观光活动自然也引起了美国情报部门的注意,但经过秘密调查以及电话窃听后,情报成员得出结论——“一个无用普通的色狼”,便不再理会吉川的种种行径。
为了保证情报的准确性,他不惜冒着被驻军击毙的风险,假扮当地捕鱼者潜入海里,以确认美军有无部署防潜网;曾经日军计划偷袭毛伊岛美军,他经过实地考察后发现,毛伊岛水位过浅,美军难以停靠吃水深的大型舰艇,不具备突袭的价值,使得日军打消了奇袭毛伊岛的念头。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日本对于偷袭珍珠港的欲望愈发强烈,吉川肩上的担子也更加沉重。1941年10月,海军总部加强了与瓦胡岛领事馆的联系,10月23日,一艘日本客船像往常一般进入檀香山港口。喜多领事与船上大本营派来的人接洽,吉川则在领事馆内等待消息,以免引起美国情报人员的注意。
喜多领事给吉川带回一卷精心制作的纸卷,里面密密麻麻写满总部对情报的需求,多达97个方面,并要求吉川提供一份详细的珍珠港地图以及布防情况,并在明日下午给予答复。对此吉川早有准备,他将7个月以来的获取的情报整理统计,详细的答复了总部对各个方面情报的需求。比如,总部问:“你觉得美军船只停泊最多的时候是星期几?”吉川答:“我认为是周末,其中星期日最多,美军在此时会进行休整以及宗教活动,防备也最为松散。”后来日军将偷袭定于12月7日,那日正是星期日。
第二天,喜多领事派一名信任的手下上船,巧妙躲过了码头士兵的检查,将吉川七个月以来的收获交到了海军军官中岛的手中。在吉川提供的详尽情报下,海军总部很快就制定好战略计划。11月17日,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命令南云忠一上将带领特遣舰队及结余择捉岛的单冠湾,11月26日,舰队悄然启航,先是向东北方航行,随后调转驶向夏威夷的瓦胡岛。12月1日,舰队在太平洋上收到大本营发出指令:“攀登新高峰1208”,即在日本本土时间12月8日,瓦胡岛时间12月7日发起袭击。

与此同时的吉川也并未闲着,为了避免出现突发情况,吉川每天仍然在观察美太平洋舰队的动向,一切都和往常一样,但到了袭击的前一天,吉川向往常一样来到“春潮楼”边喝酒边观察情况,他却惊讶的发现,原先停在港内的“列克星敦号”“企业号”以及十艘重型巡洋舰都不见了,吉川连忙回到领事馆,将观察情报上报至大本营:“六日珍珠港船舶如下:战列舰9,轻巡3,潜水母舰3,驱逐舰17,轻巡4和驱逐2已入坞,航母重巡已出港,不在港内。舰队航空队没有侦查征兆。”然而发完电报已是晚上,而日本特遣队距离珍珠港仅有300海里。
12月7日凌晨,183架飞机从六艘航母起飞,对毫无防备的美军太平洋舰队实施毁灭性打击,7时53分“虎,虎,虎。”消息传至日本舰队,表示奇袭成功。第二梯队163架飞机随即升空,对机场以及残存舰艇实施打击。下午1时30分,日军舰队放弃第三批次攻击,下令返航。珍珠港的袭击共造成12艘战列舰和其它舰船被击沉或损坏。188架飞机被摧毁,155架飞机被破坏,2403名美国人伤亡。而日本仅损失29架飞机,55名飞行员以及几艘小型潜艇。

珍珠港袭击爆发的同时,吉川知道自己的使命已经达成,便迅速把几个月以来收集的情报销毁,没多久,美国宪兵赶到,将领事馆内所有人扣押。尽管美国情报机构也曾怀疑过驻瓦胡岛领事馆是日本情报机构之一,但仅认为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部门”,甚至认为领事馆与珍珠港事件没有联系,自然更不会怀疑到“森村”这个普通的书记员身上。后来,日美两国交换外交官俘虏时,吉川被释放回国,受到了日本大本营的重奖。但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日本海军军令部对于在战争中从海外撤回来的人,几乎都不信任,担心他们有可能被敌国收买,却又不能明说,就找个理由打发他们去海外作战,死活不管。在这场军国主义扩张的战争中,像吉川猛夫这样的谍报人员,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颗棋子。
作为二战历史中最为著名的一次偷袭,许多人都在惊讶山本五十六如豪赌一般下达的决心,却忽视了吉川猛夫才是他敢于豪赌的底牌。战后的吉川为了摆脱战犯的审判,竟然扮作和尚云游四方,逃过了正义的审判。

直到1951年9月8日,才返回松山市,并撰写了《珍珠港间谍的回忆》,详细记述他当年在美国的间谍生涯。但作为战争推动者之一,吉川虽然逃过了战犯的审判,但最终也没能逃过命运的审判,90年代的吉川穷困潦倒,无人问津,因为间谍的身份,他战后没有工作,只能靠写回忆录出书和妻子养活赚钱,想获取补助,收到的却是“查无此人”的回复。1993年,这个战争的间接助推者,珍珠港事件背后的大间谍,在穷困潦倒中病死,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